一、项目建设背景
智慧城市建设是数字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,是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,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。而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组成单元,民政部、农业农村部、应急管理部、广播电视总局等联合发布《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意见》。党和国家已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内容之一,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指导性文件。
二、项目建设目的
(一)响应国家号召,打造智慧社区。
(二)助力德州市城市文明建设。
(三)政企联动减少政府财政支出。
(四)实现公益便民服务常态化。
(五)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健康养老服务。
(六)解决社区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。
三、项目建设方案
“智慧社区公益服务平台和驿站”建设项目,由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组织实施,“爱心企业联盟”会员单位参加,利用互联网+大数据等方式,整合政府、企业和社区资源,在线上打造“社区公益服务平台”,在线下建立“社区公益服务驿站”和“爱心公益基金”,三驾马车同时启动。
(一)线上“社区公益服务平台”建设。
该平台融合“智慧党建系统+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+公益商服+大数据”互通互融的工作体系,搭建“党政宣传”+“爱心公益服务”+“ 家政便民服务”+“居家养老服务”+“健康医疗服务”+“智慧物业服务”+“智慧商城服务”+“社区活动服务”+“废旧物资回收服务”等综合性的一站式公益便民服务平台,打造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的新品牌。通过平台的建设,利用互联网的方式,实现公益服务全市无死角的推广。
(二)线下“社区公益服务驿站”建设。
该平台始终把公益便民服务放在首位,通过建设“社区公益服务驿站”,利用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资源,整合爱心企业资源,为公益便民活动提供实施场所,把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搬到到群众的家门口,使公益活动和便民服务实现真正的落地和常态化。“驿站”的建设,表明我们不是形象工程、走过场,而是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服务。
(三)“爱心公益基金”项目建设。
针对“智慧社区公益服务平台”中的智慧零售项目,选择优质的产品,与爱心企业协议低于市场的价格,在社区开展社区团购活动。在为居民提供质优价廉产品的同时,设立“爱心公益基金”,按照产品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提取“爱心公益基金”,基金将专项用于社会弱势群体,开展助老、扶幼、济困、助学等慈善服务活动,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。
四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
(一)平台取得阶段性的成果。
“智慧社区公益服务平台”建设运行一年来,在市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,在市义工志愿者联合会的努力下,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,得到社会各届的广泛认可及肯定,目前已进驻星凯、唐人等十余个社区,服务社区居民50000余人次,已具备面向社会推广、普及的条件和基础。
(二)庞大的资金支持
“智慧社区公益服务平台”项目建设,不同于国内其它省市区主要靠政府补贴进行智慧社区的建设。本项目依靠“爱心公益基金”支持,资金是由几百家爱心企业共同出资建设,且平台本身具有产品销售的“造血”功能,平台收入不仅能支持平台的运营,还能支持线下人员招募的费用和“公益服务驿站”场地租金的费用。
(三)平台服务内容更贴近群众。
平台主打“健康服务”“公益服务”“便民服务”“社区活动”,主要服务于老年人,更贴近老百姓,且结合“社区公益服务驿站”的建设,将各种服务搬到家门口,实现公益服务的常态化。
(四)专业的运营团队。
公益爱心企业当中具有全国知名互联网公司出身的运营团队,对于平台搭建和运营经验丰富,可以搭建专业的运营团队。
(五)社区线下服务人员充足。
一方面,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有大量的“志愿者”为社区服务;另一方面,可以整合政府“社区网格员”为社区服务;再一方面,可以招募社区“下岗职工”为社区服务。“爱心公益基金”可以给予服务人员薪资上的支持。
五、项目建设的预计成果
(一)整合公共资源,为“全国城市文明建设”提供新思路。
“智慧社区公益服务平台”是整合了政府公共资源、爱心企业资源、社区居民消费资源;融合了社区网格员、公益志愿者、社区居民等群体,围绕平台,立足社区,形成持续性的“社区内循环经济圈”,为平台的长期运营奠定了基础。如果项目建设成功,可成为“全国创城优秀典范”。
(二)智慧社区建设更落地。
“驿站”的建设,更好的贴近群众,把公益便民服务真正搬到群众的“家门口”,并设置”一键便民服务“,做到民有所求、必有所应。“平台”建设也为社区公益服务提供了交流展示的新平台,也是创新打造了“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”的新品牌。
(三)社会公益更有保障。
“爱心公益基金”的设立,把爱心企业平台销售与社会公益有效结合在一起,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,从而为社会力量办公益探讨出一条新路。居民有消费就是献爱心,企业有销售就是为公益事业出了一份力。由以往的临时性募捐,转变为以商品销售为载体的常规性募捐,为社会募捐创立了一条长效机制。社会、企业、个人形成利益共同体,公益基金有了源源不断的“造血”功能。因此,为社会担责、为政府分忧、为群体解难,也有了坚实的保障基础。
(四)爱心企业、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。
平台的建立,在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、奉献爱心的同时,对消费者实施的积分制、置换制,对志愿者优惠制等政策,引导更多的消费者加入志愿者队伍,形成人人献爱心、个个讲奉献的良好社会氛围,广泛的消费者也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爱心联盟,企业见效益,公益有保障,消费者得实惠的良性循环。
(五)充分利用社区网格员资源。
社区网格员覆盖范围比较广,本来就是服务于社区的工作人员,可通过网格员在社区提供公益服务,由爱心公益基金提供资金支持,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,也可增加社区网格员的收入。
(六)解决了老年人居家养老和健康服务问题。
国家提出了“9073”养老模式,总数97%的老年人都是在居家和社区里养老,“平台”和“驿站”招募的服务人员和志愿者,可以为社区里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和健康服务。同时,也解决了国家居家养老事业发展缓慢的痛点。
(七)减少政府财政支出。
疫情三年,政府财政支出压力较大,平台的收入和爱心公益基金可以承担网格员的部分工资和便民小屋(转型公益服务驿站)的费用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政府财政的支出。
(八)解决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。
社区服务驿站的工作人员,可以优先招募下岗职工,工资由爱心公益基金发放,让下岗职工在家门口实现再就业。
六、项目实施单位
本项目由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负责实施。
(一)组织架构完善。
市志愿联合会成立于2013年7月,2019年8月核准为慈善公益社会组织,目前已发展到全市200余个分会,30多处雷锋驿站,拥有志愿者10万余人,遍布德州市城市乡村,累计志愿服务超过1千万小时,成为德州市公益组织中会员人数最多、组织架构最完善、开展公益活动频次最高、救助困难群众范围最广、影响示范能力最强的慈善公益团队。
(二)社会信誉度高。
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是5A级慈善公益社会组织,中华慈善总会会员单位,荣获全国学雷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、山东省最美志愿服务组织、山东省社会组织标杆等荣誉称号,被评为德州市文明单位、德州市党建十佳组织,在新时代文明实践“五为”志愿服务活动中,“聚焦社区阵地 共建共享文明硕果”项目,被德州市委宣传部、市文明办作为国家级《最佳志愿服务项目》上报中央文明办。
(三)社会公益突出。
近年来,市志愿联合会在市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,为公益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。积极开展“扶贫募捐送温暖”活动,共计捐赠爱心衣物4万余件,价值400余万元;组织爱心企业、爱心人士、社会团体“志愿助学、金秋圆梦”、“爱心点燃希望、感恩回报社会”等公益活动,共救助100余名贫困家庭学生,共计发放扶贫助学金32万余元;引进公益项目扶贫,为低保家庭新生儿遗传疾病免费筛查1000例、免费赠送奶粉400桶,共计60余万元;为德州85孤残儿童,争取中华慈善总会帮扶资金10万元余,并列入长期关注帮扶计划;助力完成“中国健康快车行”项目落地,为德州1250名白内障老人手术复明;开展“情暖万家、扶困送温暖”活动,为社区相对困难家庭和养老机构发放食用油、面粉、米等慰问品,共计100万余元;积极组织义工参与新冠肺炎防疫工作,期间组织防疫活动20余次,捐赠款物170余万元;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和“德州文明城市创建”系列活动;为灾区献爱心捐款捐物、农村帮扶和乡村振兴等活动。
“智慧社区公益服务平台和驿站”项目的建设,市志愿服务联合有决心、有信心,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,抓机遇、勇作为,在广大志愿者的努力下,打造出一批成长型、标杆型智慧社区服务平台,为“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”做出新贡献,项目切实可行。